癌症,通常起源于上皮细胞,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大多数癌症是由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癌症的防控形势严峻,但并非不治之症。通过预防、预测和预警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癌症。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本文目录
1、癌症图谱有哪些种类?
2、如何降低患癌风险?
3、癌症被列入慢性疾病了吗?
1、肺
无论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为什么肺部会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吸烟。据统计,30%的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肺癌。此外,由于致癌物质可以经肺吸收,造成全身危害,因此会诱发喉癌、食管癌、口腔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等。第二是环境污染。有关数据表明,空气污染是诱发肺癌的原因之一。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曾提出,环境污染对人们肺部的伤害不亚于吸烟。
2、乳腺
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发生因素主要有: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等。
3、胃
胃癌是世界上第4位最常见的癌症,而每3个病例中就有2个是男性。除了盐、盐腌食物、红辣椒、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动物食物等是胃癌发生的原因外,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也可导致胃癌发生。另外,“共餐”也会增加胃癌直接诱因———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机会。“因此,甚至有人把胃癌归为了传染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游伟程说。
4、肝
肝癌是世界上第6位最常见的癌症。目前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类和豆类,同时,长期饮酒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5、食管
食管癌是世界上第8位最常见的癌症。导致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吃烫的食物,比如常饮热茶等。此外,吸烟、肥胖、食用加工肉类等因素是直接诱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6、大肠
这是世界上第3位最常见的癌症。红肉、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导致大肠癌。此外,炎症性肠病也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
7、膀胱
膀胱癌是世界上第10位最常见的癌症。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发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该癌发生的风险。
8、胰腺
胰腺癌是世界上第13位常见癌症,是癌症中“富贵病”的代表,肥胖和糖尿病都会导致该病发生。
9、淋巴
淋巴和造血系统的癌症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这组癌症与肝癌并列为世界第6位高发癌症。环境污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是导致该癌发生的原因。
10、肾
肾癌是世界上第5位最常见的癌症。身体肥胖度、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以及吸烟这三个因素可导致该癌发生。
11、宫颈和卵巢
分别是世界上女性第2位和第7位最常见的癌症。引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等。
1、吸烟:戒烟可以有效降低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2、饮食:饮食健康,摄入充足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可帮助预防结肠直肠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
3、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不仅能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还可以降低患上乳腺癌、结肠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4、控制体重: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预防癌症非常重要。
5、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在阳光强烈时长时间暴露,同时应该戴上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等。
6、减少饮酒量:大量饮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减少或者戒酒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
7、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患癌症的可能性,及时治疗。
癌症应该申报特殊病还是慢性病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癌症还不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特征就是能够控制,如果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WHO曾提出过让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认为其中1/3可以预防;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1/3可以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进行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让癌症成为慢性病,甚至不是慢性病,能彻底治愈,是肿瘤学发展的目标。
注意:以上建议不能保证完全避免癌症的发生,但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茶饮是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绿茶有着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人群的喜爱。乌龙茶是一款减肥效果比较好的茶饮,那红茶究竟是什么种类的茶叶呢?1、属于青茶乌龙...
口吃症状会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减弱,会对交流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会对生活造成非常不便的音响。其实口吃虽然说话存在障碍,但是也是有表达技巧的,可以有效缓解口吃带来...
白带是什么?白带在医学上称为“阴道分泌物”,包含有宫颈分泌的黏液,阴道黏膜的渗出物,阴道口前庭大腺分泌的黏液,还可能有少量来自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物,宫颈和阴道壁还是脱落的上皮细胞,以及少量的白细胞和阴道内阴道菌群等混合而成。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疑似和轻症患者的居家隔离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防止和预防更多人感染,政府建议人们需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居家隔离,隔离目前有自我居家隔离、集中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