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怎么调整饮食结构

大众健康网2024-06-07 19:40

众所周知,就目前来说针对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将遵循“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原则,推动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和供应保障在更高的健康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那目前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具体如下!

本文目录

1、目前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2、怎么调整饮食结构?

3、饮食结构保持哪些原则?

目前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一方面,我们国家人均的烹调用油,还有像猪肉、粮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偏多的,已经超出了膳食的科学推荐量,尤其是烹调用油超出了推荐量的40%多,猪肉超出了30%多。另一方面,像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还有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这些都摄入明显不足。跟推荐膳食量相比,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59%,新鲜蔬菜低于推荐量的47%,奶类及其制品,还有新鲜水果与推荐量的差距就更大了,达到90%左右。

从消费端加强针对性的营养健康科普宣传,鼓励引导公众主动调整饮食习惯,从供给端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和我国的饮食文化,研发生产更多适合我国不同人群、满足不同区域口味特色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规范营养强化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应用,促进食品营养化转型,提升食品营养和品质。

怎么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如蛋糕、肥肉、奶油等,长期摄入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需注意,部分人群可能不适合经常食用高糖、高脂食物,可偶尔适量食用,但需控制摄入量。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如芹菜、菠菜、韭菜、西红柿、苹果、香蕉等,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或缓解便秘。建议每天选择2-3种蔬菜、水果作为主食,有助于均衡营养。

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高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荞麦面、玉米面、海带等,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利于控制体重。

注意饮食习惯:在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近期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科学选择加餐:坚决杜绝甜食、甜饮料和高热量的零食,如瓜子。把加餐换成豆制品、脱脂奶、原味酸奶、低糖水果或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黄瓜,既可以增强饱腹感,又不会增加能量摄入。

改变进餐的顺序和速度:先吃蔬菜来垫底,再吃蛋白质食物,然后吃主食,记得要细嚼慢咽。

饮食结构保持哪些原则?

1、均衡性。指的是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所有营养素的摄入要适当,保持平衡。这样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

2、多样性。即在食物选择上,应避免长期偏食,多吃不同种类、颜色和口味的饮食,因为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3、适度性。每个人的营养需求因年龄、性别、体质、生活方式等因素差异而差异,每日所需量也会有所不同。适度摄取各种食物,避免过度摄入可能引起身体负担。

4、定时定量。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有序性,避免节食、暴饮暴食。同时,应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防止摄入过多增加身体负担。

5、舒适性。食物的口感、香味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食欲,所以在选择食物和烹饪方式时,也应留意。

总结:调整饮食结构主要涉及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注意饮食习惯和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