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哪些疾病会导致足跟痛?[图]

大众健康网2019-11-27 20:55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脚痛的症状,比如有的人可能是毫无原因的脚痛,但是有的人是因为走路走长了时间脚痛,其实脚痛是分了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脚痛预示着不同的疾病,那么,一般足跟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哪些疾病会导致足跟痛呢?

足跟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哪些疾病会导致足跟痛?(1)

1、足跟痛症状分析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2、哪些病症导致足跟痛

(1)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

(2)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3)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4)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5)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3、足跟痛怎么处理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腊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2~3次治愈。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

3、局部封闭治疗。

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跟垫痛常见于老年人,跟垫弹力下降,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海绵跟垫及封闭疗法有效。

5、跟骨骨骺骨软骨病发生于9岁左右的男孩,跟腱用力时疼痛及局部压痛。骨骺愈合后,症状自愈。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于跟骨骨折后,如保守治疗无效,应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4、走久了腿脚疼怎么办

(1)拉伸肌肉

因为走路使得大量乳酸堆积产生的脚疼腿疼,在停止走路之后,可以对脚或腿部进行拉伸运动,能放松腿脚部位的肌肉,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腿疼脚疼的情况。

(2)垫高腿部

在走路之后出现腿疼脚疼的情况,可以躺下把脚部垫高,能帮助乳酸回流到血液循环较快的部位,帮助其快速分解,从而帮助缓解酸痛。

(3)局部热敷

走一天的路是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出现脚疼腿疼的话,可以对酸痛部位进行热敷。用热毛巾或是热水袋放在肌肉酸痛部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缓解和恢复肌肉酸痛的情况。

(4)按摩放松

可以按摩揉捏疼痛部位,也是能够放松肌肉,加速乳酸的分解排出,对于缓解酸痛感也是有帮助的。可以用手掌心揉捏酸痛部位,也可以配合活络油、红花油等来进行按摩。

(5)热水泡脚

走路时间久导致脚疼腿疼,可以进行热水泡脚,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同时配合按摩,能够缓解运动量过大而带来的不适。

(6)休息静养

一般来说,如果是因运动量大,肌肉过于疲劳或乳酸堆积过多,只要休息静养几天疼痛感就会消失,就能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